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特殊性能,主要有以下4种: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些特殊的理化性质,使纳米材料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和光学材料等领域有开阔的应用前景。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碳基材料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碳基材料是材料界中一类非常具有魅力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等都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零维纳米结构的富勒烯和一维纳米结构的碳纳米管,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苯环结构(六方点阵蜂巢状)二维晶体碳单质,这样的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同时具有非定域性、量子力学效应和双极性电场等。因为其独特的优异性能,石墨烯及其复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气场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石墨烯最早的制备采用的是机械剥离法,近年来石墨烯的多种制备方法被改进完善,力求能够批量制备出层数可控、大面积、高质量、低成本的优质石墨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基本上可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其中包括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淀法、氧化还原法以及一些其他方法。
石墨烯具有很强的介质损耗,却因为其高导电性而展现出弱的电磁波衰减属性。随着聚苯胺纳米棒通过原位聚合的过程垂直地生长在石墨烯的表面,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明显增强。
除此之外,将石墨烯与磁性物质复合,可以拓宽吸收频带的范围,提高吸波性能。
磁损耗的材料在吸波领域也占据着重要位置。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就是一种重要的吸波材料,开发具有高频磁导率和磁损耗的磁性纳米材料就是吸波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单一的纳米金属粉或氧化物具有频道窄、吸收效果差,以及化学稳定性不佳等缺点,因而多种纳米材料复合成为提高吸波性能的有效途径。相比钴铁氧体纳米材料和纯石墨烯材料来说,石墨烯/钴铁氧体具有更为显著的吸波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成为了吸波功能材料的重要研究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大规模生产工艺尚不成熟,目前还没有实现量产。